专注于SCIE深国交备考2024及校园生活
这样的留学,还值得去吗?
在伦敦度过了有点难熬的第一年后,我找到了一些头绪。
■剩下9所中国学生最多的大学是:格拉斯哥大学、曼彻斯特大学、爱丁堡大学、伦敦国王学院、谢菲尔德大学、伦敦艺术大学、南安普顿大学、利兹大学、伯明翰大学。
多亏了中国学生多
说实话,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留学生来说,第一年都是难熬的。
所以,像我这样有些细腻敏感、爱胡思乱想,需要社交,第一次在异国他乡生活的菜鸟来说,被猛烈吐槽的「反向留学」,反倒为我织成了一张安全网。
犹记得去年九月初,我即将踏上飞往伦敦的航班。
当看着同学们都领到了宿舍安排,我的却迟迟不到就很心慌。上网一查,原来是五月底填写宿舍申请时,我竟然粗心大意忘了点提交!
第一次出国本就焦虑,现在还要面临睡大街的风险,我真是急得坐立难安。那几天,离家远行的不舍、找房子的焦虑、异乡生活的恐惧,轮番折磨我。
■英国最知名的5所大学联盟G5,包括牛津、剑桥、伦敦政经、帝国理工和 UCL。
所幸,最后还是在小红书刷到有留学生在找舍友,才总算在落地前搞定住宿。而且房子的性价比、位置都很不错,没有影响我留学的信心。
■节假日的时候和同学逛超市
我就读的考古学与人类学是一个相对小众的专业,中国同学的比例大概在20%左右。
刚开学的那一个星期,对一切都很陌生。
但好在有中国同学。那段时间自己一个人去逛超市,退后时不小心撞到了人,下意识说了句「对不起」,结果听见一句字正腔圆的「没关系」。
回头一看,巧了,对方也是中国留学生。
不得不说,这给了初次来到异国他乡的我很大的安全感。
学校还有很多深国交的校友。大家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,互相帮助的氛围很浓厚。
我到伦敦的第一天,高中的学姐学长请我吃了一顿饭。那天晚上和他们在伦敦街头漫步,眼前的街景陌生而新奇,身边熟悉的朋友却让我感到温暖和心安。
中国同学多,一个好处就是经常能找到「听课搭子」。
教室里会有一群中国朋友坐在一个固定位置,大家坐到一块,要是课上有不会的问题,可以用中国话及时进行小组讨论。
另一个好处,就是有各种各样主题的微信群,比学校的邮件方便太多了。
刚开学那一阵子,各种围绕着UCL学生建立的微信群每天24小时滚动着,如交易二手生活用品、租房找舍友、寻找同专业同学等信息,留学初期遇到的生活问题,基本上都能得到解答和帮助。
有时候,学校邮件太多看不过来,也不用担心,同系的中国同学会在群里互相传递,即使看漏了邮件也不会漏掉重要的信息。
专业课上搞不懂的知识点,也可以在微信上行随时和中国同学一起探讨。
就这样,一张由中国学生建立的强大的生活网络,成了我这样的菜鸟留学生很依赖的「安全网」。
「英文没什么进步」
另一面是,中国同学太多也会对留学生带来一些苦恼。
「感觉是反向留学」,就读于UCL生物医学系的同学跟我说,系里大概有30%的中国人。
据他描述,除了建筑物和街景,上学体验和国内很像。
社交方面,只和中国人交流就足够满足社交需求,这种舒适圈内的社交和生活容易形成惰性,因此原本就从国际高中毕业的他感觉:
自己的英语在留学的一年中并没有多大进步。
出国留学不仅仅是学知识,同时还是出来开眼看世界的,但如果不主动话,基本就还是在舒适圈打转。
这样的同学也不少,也会加强一种中国学生比较内向的刻板印象。只和中国人社交也会错失很多有趣的机遇,比如社团的活动,或者一些本地的工作机会。
而且,如果只关注中国人圈子里的消息,会感觉很卷,大家的竞争比较激烈。
「留学有互相帮助的一面,也有竞争激烈的一面」,有同学告诉我。
■UCL官网设有中国学生专页,放眼望去亚洲面孔占多半。
我还有两个同学,平时常常和专业里的外国同学聊天。
我问他们如何看待「中国学生爱抱团」这个观点。
他们认为,中国学生的确喜欢和中国同学一起玩,但其实其他族裔的同学也喜欢相互抱团。
不同的是,印度裔朋友和黑人同学,虽然会各自抱团,但因为他们的母语是英语,使用的社交软件如Instagram、Twitter和WhatsApp等都和本地的习惯相近,其实并不影响他们融入本地人群。
而中国学生之间的抱团,是语言和文化隔阂所导致的结果。
对于中国学生,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,使用的社交媒体、流行的文化都和英语国家不同,导致我们难以融入,继而更加抱团。
不能那么苛责「抱团」
不过,我们都认为不应就此事对留学生太过苛责,更不能认为留学生都很抗拒和外国同学社交。
一方面,国内外的区别并不只是换个城市生活这么容易,流行文化和生活习惯有巨大的差异。
和国人社交在文化和习惯上要更舒服,也更容易交到好朋友。
留学生活不易,大家都在异国他乡努力照顾好自己,先理解才有下一步。
另一方面,正如一位同学所说,每个人社交习惯有很大的差别,开朗外向的学生不管到哪里都会和身边人社交,而有的同学就是比较难迈出第一步,需要时间。
但当迈出了第一步,我们会发现:交流就是消除偏见的过程。
比如F同学就分享说,来之前以为外国同学很爱party,没那么热衷于学习,但事实上大家对于学习还是非常在意的,系里大神、卷王也很多。
■UCL的图书馆
对于我自己来说,今年最大的遗憾之一,就是没能多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交流。
我本身非常外向和健谈,因为刚来的时候花了好些功夫适应,加上各种各样的事情,导致心情不好而封闭了自己。
我下载了WhatsApp,但我平时根本不看,也没有下载Twitter、Facebook这些外国朋友常用的社交软件。
平时,虽然偶尔也有和外国的同学在课上交流,但是也没有很热情地回应她们的善意,导致失去了一些能和她们成为朋友的机会。
事实上,本地同学很多都非常热情,很愿意帮忙。
尤其是伦敦本地同学,很乐意帮你适应环境。如果我能课后抛开害羞和同学多聊几句,交到几个新朋友,体验一些新事物,或许去年会开心很多。
■伦敦2022年的圣诞节。
我问了问身边的同学们后发现,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留学生来说,第一年出国留学的生活,都是难熬的。
伦敦的生活成本很高,令许多留学生感觉到经济上的压力。
伦敦的天气就如同传闻一般不好,尤其是秋冬季节,每天都是阴雨连绵,晴天是罕见的恩赐。冬天顶着刺骨的狂风步行上下学,每天回到家我都得好一会才能缓过劲。
另外,伦敦的治安比起国内有点糟糕,经常有恶性事件发生,中国留学生还是骗子的重点下手对象。
还有对未来的迷茫。原本感觉自己和社会之间隔了很多层垫子,毕业、升学,随着我们跨过一个个节点,这些垫子一层一层被抽走了。
而当我们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,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和一万公里以外的父母求助,而是和身边的同胞抱团取暖,在互帮互助中冲抵掉恐惧感、无助感。
留学除了学习,还有一大部分是学会独立、自理的生活。
中国人多,意味着你身后有一个资源强大、同根同源的关系网,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,遇到问题都能找到人帮忙。
所以,被猛烈吐槽的反向留学,纵然有一些遗憾,也依然带给我很多温暖的安心时刻。
这让我能慢慢调整自己,一点点迈出第一步,从而有勇气去尝试,去交流,去理解,去探索,去享受,去打开心扉。
而这,也是不远万里来到异国他乡留学的意义所在。
就以我很喜欢的作家柏瑞尔在《夜航西飞》里的话来收个尾:
……永远不要相信过去的时光才更好,因为它们已经消亡。
过去的岁月看来安全无害,能被轻易跨越,而未来隐藏在迷雾中,看来叫人胆怯。
但当你踏足其中,就会云开雾散。
■伦敦初雪。我也相信,冬天总会过去,冰雪总会消融,这段留学经历终会成为人生的美好回忆
*以上只是我自己和部分同学的观点,不代表其他人。
欢迎来到谷雨星球
关于作者:Lucy,深国交毕业,UCL考古学与人类学本科在读。分享更多英国留学体验和留学生个人成长。
关于谷雨星球:信息大爆炸下,我们愿做一股清流,用内容影响多数人,用项目服务少数人。通过真实故事和数据报告,用过来人经验和专业视角帮助家长提高认知,缓解焦虑。同时研发对青少年有用的项目,助力他们实现自我探索,让升学、成长之路越走越亮。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谷雨星球
推荐阅读:
版权声明:“备战深国交网”除发布相关深国交原创文章内容外,致力于分享国际生优秀学习干货文章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原谅,并联系微信547840900(备战深国交)进行处理。另外,备考深国交,了解深国交及计划参与深国交项目合作均可添加QQ/微信:547840900(加好友时请标明身份否则极有可能加不上),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
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,请将您的合作方案发邮件至v@scieok.cn
本文链接:http://oxford.scieok.cn/post/4328.html
未标注”原创“的文章均转载自于网络上公开信息,原创不易,转载请标明出处
深国交备考 |
如何备考深国交 |
深国交考试 |
深国交培训机构 |
备战深国交 |
联系方式
Copyright www.ScieOk.cn Some Rights Reserved.网站备案号:京ICP备19023092号-1商务合作
友情链接:X-Rights.org |中国校园反性骚扰组织 | 留学百词斩 | 南非好望角芦荟胶 |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| 备战韦尔斯利网| 备战Wellesle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