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注于SCIE深国交备考2024及校园生活
朋友刚生了二胎,兴致勃勃找我分享喜悦
老大是儿子,老二是女儿,有幸凑成一个“好”字,她和老公笑得合不拢嘴。
聊着聊着,她就说起了自己的育儿反思:
“老大成绩不好,性格胆怯,都怪他爸爸之前太严厉,让孩子惧怕;我又太温和,什么都由着孩子,让孩子没有敬畏心。
现在老二来了,我们准备换个策略,我扮演严厉的妈妈,孩子爸爸扮演温柔的角色,我们不能再把‘小号’给练废了。”
听完朋友的话,我有点哭笑不得。
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,我曾经陷入挣扎,也见过很多父母讨论:
到底是慈母严父的组合更好,还是严母慈父的搭档更佳?
看到李玫瑾教授的观点,再结合过往经历,顿觉豁然开朗。
在她看来,现代社会最好的教育模式,是严母慈父。
母亲要严,孩子如果和妈妈关系太亲近,就容易娇纵任性,跟谁都不闹,就跟慈母闹。所以母亲要干脆果敢,说一不二。 父亲要慈,因为父亲是有力量的,会给孩子一种厚实的感觉,让孩子有安全感,在有安全感的情况下,父亲再一讲理,他就很容易接受了。
传统社会中,母亲是温柔慈爱的象征。十月怀胎,一朝分娩,联结母亲和孩子的那条脐带虽然被剪断了,却无法隔开彼此血浓于水的情感。
于是,母亲天然和孩子更亲近,不自觉地宠爱孩子,不忍心苛责半分。
但往往,母亲爱得太满太深,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之路埋下隐患:
或是孩子做什么都要仰仗母亲的帮助,失去生活自理能力;或是让孩子习惯了予取予求,变得骄纵跋扈。
看过这样一则新闻。
吉林长春,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伸手向母亲要零花钱,母亲没有给,女儿就勃然大怒,当街殴打母亲。
其实,母亲只要大声呵斥或径直走开,就能制止女儿的无理行为,可她一动不动,任由女儿打骂,仿佛做错事情的是她,而不是女儿。
那一瞬间,我看到的不是母亲的“包容”,而是对女儿的“纵容”。
正是她过往无底线的满足,和今日无底线的退让,才让女儿目中无人,失去最基本的教养。
精神分析大师科胡特说过:好的母爱,是不含敌意的坚决。
母亲多一点严格和果敢,能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知规矩的重要,明白自己的担当。
比如,辅导作业时,慈爱的妈妈或许默许孩子拖延,严格的妈妈则会要求孩子提高效率,今日事今日毕;
与人交往时,慈爱的妈妈或许允许孩子随心所欲,严格的妈妈则会提醒孩子诚信友善,宽以待人严以律己……
只有严厉一点,才能让孩子知道为人处事的底线,心里多些敬畏,行为多些担当,迈向自律与成熟。
提到父亲,很多人的用语都是“威严”“冷酷”“生疏”,很少有温情的表达和动人的故事。
吴宗宪曾经说过,他有一个极其严厉的父亲。
父母动不动就体罚,让他无数次怀疑“自己不是父亲亲生的孩子”,否则父亲怎么舍得如此对待他。
即使他后来成为综艺大王,但仍无法消除父亲留给他的心理阴影,患上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,至今已超过40年。
相比较来说,作为汪曾祺的儿女,就多了一份幸运和温暖。
汪曾祺在文学上造诣极深,为人大气且清高,原以为回到家人面前,难免摆架子和甩脸色。
事实却恰好相反。妻子叫汪曾祺“老头儿”,三个子女和小孙女也跟着叫他“老头儿”,从不害怕会因此受到责骂。
在孩子们心中,汪曾祺是典型的“慈父”,每每谈起他,语气里都充满感激和幸福:
“从小到大,父亲没有教训过我们一句,绝对平等。”
小女儿汪朝不着急结婚,母亲很是担心,父亲汪曾祺却选择尊重女儿的做法。
听女儿说起,想找个自己这样的丈夫,他开玩笑地吐槽女儿:“那你上哪找去!”
听女儿说起,害怕婚后过得不好,他就坚定给女儿打气:“没事,过不好就回来。”
面对孩子的时候,汪曾祺是慈爱和宽容的,他不会扬起手臂,只为了用力气去征服;也不会扯起嗓子,只为了用吼叫来镇压。
他所做的,就是放下面子和架子,给孩子充分的尊重、理解和支持,让孩子感受到父亲深沉的爱和温柔的承托。
恰如他所说:“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,充满人情味儿的家庭必须做到没大没小。父母叫人敬畏,儿女笔管条直,最没意思。”
一个慈爱的父亲,浑身充满了温厚的力量,会让孩子愿意靠近,敞开心扉,呈现自己最真实的样子。
对男孩来说,慈爱的父亲会理解他的情绪、指引他的成长方向,让他懂得表达自己,更能把握幸福的真谛。
对女孩来说,慈爱的父亲会体察她的感受、支持她的决定,让她敢于突破性别偏见,活出更精彩辽阔的人生。
当然,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同,所选择的教育方式也不一样。
无论是遵循“严母慈父”的准则,还是倾向“慈母严父”的搭配,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和做决定。
不妨看看以下几点。
1、遵从父母特质,把能量用在擅长的事情上。
我们知道,如果违背自己的本性来做事情,总会感觉别扭和拧巴,在育儿这件事上也不例外。
只有遵从父母的性格特质来划分教育角色,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出力,才能游刃有余,事半功倍。
比如,父亲天性温和,那就做一个慈父,不必非要树立父亲的权威,板起面孔训斥孩子。
你把家里收拾好,给孩子更多的爱,给妻子更多的关怀,既能给家庭营造温馨的氛围,也可以感受到付出的快乐和成就感。
对母亲来说,也是一样。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只有父母的状态好了,教育孩子时才能更省力和更投入。
当孩子看到父母最好的样子,潜移默化学习借鉴,成长动力被激发,也能更有自信和底气。
2、遵循孩子特点,随机应变才能事半功倍。
心理学指出,孩子3岁前处于依恋期,只有得到父母的爱与呵护,才能对外界产生信任感,在内心积累安全感。
因此,父母不用区分谁严厉、谁慈爱,而是可以一起给孩子很多的爱和很多的关注,给孩子内心种下“爱”和“希望”的种子。
孩子3岁开始,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了,父母就要开始立规矩,引导孩子更好地与他人交流、与世界相处。
比如:吃饭不挑食、电器不能碰,过马路要看红绿灯、待人处事要有礼貌……
父母严格要求的背后,是对孩子更深沉的爱。
当孩子懂得照顾自己、关心朋友、遵守规矩,也就有了快乐生活和获取幸福的能力。
3、遵照成长目标,做到“爱”与“规矩”并行。
儿童文学巨匠阿斯特丽德•林格伦说过:
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,这是真的,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,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。
给孩子制定规矩时,如果只是父母强制提要求,孩子无条件执行,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尊重,产生逆反心理。
更好的做法是,可以把孩子吸收进来,全家人开诚布公交流,一起制定奖惩措施,父母以身作则,规矩定好了就严格执行。
教育的最终目标,都是希望给孩子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,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支持,也不忘记规矩和权威。
点个“在看”,祝福每个家庭,都能摸索出最合适的教育模式,给孩子更恰当的教育。
当一个家庭有爱,有规矩,有守望,孩子就能沐浴阳光,向上生长,未来可期。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国际学校家长圈
推荐阅读:
版权声明:“备战深国交网”除发布相关深国交原创文章内容外,致力于分享国际生优秀学习干货文章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原谅,并联系微信547840900(备战深国交)进行处理。另外,备考深国交,了解深国交及计划参与深国交项目合作均可添加QQ/微信:547840900(加好友时请标明身份否则极有可能加不上),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
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,请将您的合作方案发邮件至v@scieok.cn
本文链接:http://oxford.scieok.cn/post/3850.html
未标注”原创“的文章均转载自于网络上公开信息,原创不易,转载请标明出处
深国交备考 |
如何备考深国交 |
深国交考试 |
深国交培训机构 |
备战深国交 |
联系方式
Copyright www.ScieOk.cn Some Rights Reserved.网站备案号:京ICP备19023092号-1商务合作
友情链接:X-Rights.org |中国校园反性骚扰组织 | 留学百词斩 | 南非好望角芦荟胶 |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| 备战韦尔斯利网| 备战Wellesley